-
專有技術的收益法評估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專利和專有技術等技術型資產的重要性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迅速凸顯出來。而在以專有技術投資或專有技術轉讓的價值評估中,收益法是國際通行的評估方法。收益法的主要評估參數是收益額、折現率和收益期。而每一個主要評估參數下還有許多具體的分析指標。這些分析指標都需要根據專有技術的屬性和特征,進行準確的分析。
2020年09月29日
-
開拓排污權評估新領域 探索市場化節能減排之路
2014年,財政部、環保部、發改委聯合起草《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指導意見》并上報國務院,隨后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4)38號文),提出建立排污權使用制度、加快推進排污權交易、完善排污權交易定價機制等方面的指導意見,為我國環境污染治理和生態環境建設提供了市場化解決路徑,也為評估行業推進排污權評估、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的需求。為此,中國資產評估協會在浙江、江蘇等排污權試點地區組織開展排污權評估專題調研。本文結合試點地區調研成果,分析了排污權評估的市場條件與背景,梳理了資產評估在排污權定價中的專業作用和有益探索,并對評估行業如何更好服務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提出建議。
2020年09月29日
-
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評估業務的執業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
并購重組中的交易定價,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中影響當事各方利益分配的核心要素,更是交易方和監管機關關注的焦點。通過科學的方法與途徑確定合理的交易價格則是保障各方利益的關鍵,也是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監管工作中的核心內容。為此,中國資產評估協會(以下簡稱中評協)委托課題組開展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評估業務的執業風險及防范措施研究》課題,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評估業務的現狀進行了系統的分析,對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評估業務的主要風險點進行了全面梳理,并深入剖析了風險產生的主要原因。同時重點圍繞專業勝任能力、評估準則執行、質控體系管理、分支機構管控和公司內部治理等方面開展了執業風險防范措施研究。本文為課題報告的第三章,部分內容有刪節。報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僅供學術交流參考,不代表中評協的觀點或立場。
2020年09月29日
-
海南稅收優惠政策(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旅客免稅購物)
2020年06月30日
-
《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發布,今年8月1日開始執行
《浙江省地方金融條例》已于2020年5月15日經浙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
2020年05月16日
-
延長小規模納稅人減免增值稅政策執行期限至12月31日
《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個體工商戶復工復業增值稅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0年第13號)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實施期限延長到2020年12月31日。
2020年05月07日
-
國家稅務總局成立社會保險司、稅收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
12月12日國家稅務總局人事任免信息,任命:
陳居奇、杜志農、王發運為國家稅務總局社會保險費司(非稅收入司)副司長;
李志為國家稅務總局稅收大數據和風險管理局副局長。2019年12月13日
-
中央明確:2020年中國經濟要干這45件大事
12月10日至12日在北京舉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議指出實現明年預期目標,要堅持穩字當頭。
2019年12月13日
-
廣東嚴查高新技術企業,這六個方面不合格將被取消資格并追繳稅款
重點抽取以下四類企業:(1)高企火炬統計年報中,研發投入占比低于高企認定要求的企業;(2)高企火炬統計年報中,年主營收入下降高于10%的企業;(3)過去三年納稅總額低于各級應給予的高新技術企業補貼額度的企業;(4)過去三年發生過重大環保、質量安全等事故和列入非正常經營名錄內的企業。
2019年11月21日
-
2018年高新技術企業資格被取消的原因歸類
2018年已有131家企業被取消高新資格,這里的統計分類,便于現有高新技術吸取教訓,避免這方面問題。
2019年11月21日
-
財政部印發《全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 培養(高端班)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家人才強國戰略,著力為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培養一批具有全球戰略眼光、市場開拓精神、管理創新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的總會計師及其后備人才隊伍,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財政會計改革,經廣泛征求意見,并商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資委、國家中醫藥局,我部制定了《全國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總會計師培養(高端班)方案》
2019年11月20日
-
關于加強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貫徹實施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現就加強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貫徹實施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2019年11月19日